中国坚持不搞亚洲太空竞赛 |
|
![]() 在这张由中国官方新华社发布的照片中,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中国第一个月球轨道飞行器嫦娥一号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台上升空。 北京(美联社)-在短短几个月内,日本、中国和印度都将有月球探测器绕月运行,这引发了亚洲新一轮太空竞赛的讨论。 例如,中国对这种定性表示异议。周四,由军方支持的月球探索计划的最高官员为上周发射的探测器辩护,称其是未来太空合作浪潮的一部分,而不是竞争。 当被问及是否正在进行太空竞赛时,月球探测项目中心副主任裴兆宇说:“这一切都是和平的,参与月球探测的国家正在形成一种谅解。”他们正在发展一种合作机制 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启动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而就在几周前,中国的竞争对手日本发射了自己的月球探测器。印度计划在四月将自己的月球探测器送入太空。 这三次任务代表着继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期间开始的月球探索之后的新一轮月球探索,以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西欧加入该俱乐部的另一轮月球探测。 休斯顿的太空顾问詹姆斯·奥伯格说,目前月球任务的过剩与其说是太空竞赛,不如说是那些国家以类似的速度开发新技术的问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了22年的资深人士奥伯格说,这三个国家最近都开发了更强大的助推火箭,以及从发射商业卫星中收集有效载荷的经验。 然而,他补充说,这种使命确实为一个国家的商业和声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奥伯格在最近对美联社的评论中说:“做‘月球探测’宣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这有利于高科技出口,也有利于验证其高科技武器的威胁水平。” 奥伯格将中国探测器比作20世纪90年代发射的轨道美国月球探测器“克莱门汀”和“探索者”。 在北京,裴告诉记者,这颗卫星一切都很好,它将于周一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届时它将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 裴同时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发言人。 这次月球任务是中国航天计划的又一次,在过去四年里,中国两次派遣宇航员绕地球飞行,这是中国民族自豪感的源泉。 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月球任务的技术方面,这说明了太空计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裴说,外国观察员出席了10月24日在四川西昌发射的卫星。他说,在为期一年的任务中收集的数据将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共享。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将第一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但太空计划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起飞,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发展。 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本国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但今年1月,中国用陆基反卫星导弹炸毁了一颗被遗忘的旧卫星,这也让国际社会感到震惊。 裴回避了一个关于反卫星武器的问题,但给出了月球计划工程阶段1.87亿美元的预算。 “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原则,”他说,“所有目标,包括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都没有军事目的。”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预计将于11月底向中国发射首张照片。 它将使用立体雷达和其他工具探测月球表面,作为2012年计划着陆月球表面和2020年可回收任务的先驱。 裴说,中国非常小心,不要穿越已经被俄罗斯、美国、日本和欧洲航天局的太空计划覆盖的领土。 他说,通过发射这一探测器,中国正在发挥其科学技术优势,同时为未来的创新奠定基础,并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指共产党利用太空计划来宣扬专制和忠诚。 裴说:“中国的月球计划起步相对较晚,但我们希望……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他说:“我们完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月球和深空探测计划将不断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