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www.topisme.com

发现数百个“失踪”黑洞

在这位艺术家的概念中,可以在一个遥远星系的中心看到一个不断增长的黑洞,称为类星体。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和钱德拉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宇宙中发现了成群隐藏在尘土飞扬的星系中的类似类星体。

数百个“失踪”的黑洞被发现潜伏在数十亿光年外的尘土飞扬的星系中。

亚利桑那州塔斯康市国家光学天文台的研究小组成员Mark Dickinson说:“早期宇宙中到处都是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以前在寻找这些物体时看到过冰山一角。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冰山本身了。”

发表在11月1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的两项研究详细介绍了这一发现,这是第一个直接证据,证明遥远宇宙中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大质量星系都是在年轻时在其核心建造超大质量黑洞的。

它还可以帮助回答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大质量星系是如何进化的基本问题。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研究小组成员David Elbaz说:“就好像我们以前被蒙上眼睛研究大象一样,我们不确定我们有什么样的动物。”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该团队探测到了遥远宇宙中200个星系发出的异常高水平的红外光。他们认为红外光是由落入星系中心的“类星体”(被甜甜圈状的气体和尘埃云包围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物质产生的。

包含星系的新类星体的质量与我们的银河系大致相同,但形状不规则。它们距离我们90亿至110亿光年,存在于宇宙处于青春期,年龄在25亿至45亿年之间。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预测,在这些距离应该会发现大量的类星体,但只发现了其中的少数。

这一新发现使观测结果更接近理论。“我们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大多数隐藏的类星体,”研究负责人Emanuele Daddi说,他也是原子能委员会的成员。

新发现的类星体证实了科学家多年来的怀疑:超大质量黑洞在大质量星系的恒星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观测结果表明,大质量星系同时稳定地形成恒星和黑洞,直到它们变得太大,黑洞抑制了恒星的形成。

新的类星体还表明,星系之间的碰撞对星系演化的重要性可能不如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英国达勒姆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员David Alexander说:“理论家们认为,星系之间的合并是启动这种类星体活动所必需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类星体可以在未被破坏的星系中活动。”


站长QQ:316065270   联系邮箱:316065270@qq.com
Copyright © 2023 Topism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topisme.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057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