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计算证明彗星中存在生命 |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生命几乎毫无疑问始于太空,尤其是彗星的心脏,而不是地球。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Chandra Wickramasinghe和他的团队表示,他们的计算表明,生命起源于泥泞彗星内的可能性是地球上的一万亿倍。 Wickramasinghe说:“彗星和彗星中温暖的水性粘土池是有机分子在彗星中转化为生命结构的环境。”“这种转变在银河系某个地方的彗星上比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小池塘里都更有可能。” 新发现将在即将出版的《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详细介绍。 但是,尽管大多数科学家都愿意承认,坠落的彗星可能向地球输送了生命所需的一些水和有机物质,但批评者表示,Wickramasinghe关于生命起源于随后坠落在我们星球上的彗星的说法——一种被称为泛精子症的想法——是推测性的,没有证据支持。 “在我看来,他们的结论似乎是根据一系列推测得出的,没有一个是基于太多证据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空中的理论,没有坚实的科学事实基础,”加州莫菲特菲尔德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高级科学家David Morrison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投机的 Wickramasinghe和他的同事们的想法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即彗星上充满了多孔粘土颗粒,这些颗粒可以以液体形式容纳水长达亿万年。 Morrison说,“深度撞击”等彗星任务已经发现彗星内部存在各种硅酸盐的证据,但粘土本身却没有。 Morrison说,“假设地球只有很少的粘土,而彗星却充满了粘土,这是他们争论的关键,充其量只是猜测。” 彗星内部是否确实含有液态水,以及其他恒星系统是否支持彗星,更不用说含有粘土、水或生命的彗星了,这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Morrison在接受电子邮件采访时说:“目前还没有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彗星。”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生物化学家Paul Falkowski也不认为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确定生命的起源地。Falkowski说:“这些基本的事情取决于最初的假设。我不知道我们是否知道几率。”“我们只知道一个星球的几率,而且它只发生过一次,所以其他一切都是一场游戏。” 宇宙射线威胁 Falkowski和他的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彗星所在的深空,生命很难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生存。在8月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详细介绍的研究中,该团队从800万年前的南极冰层中回收了高度降解的微生物DNA,并估计地球上的DNA半衰期仅为110万年左右。换句话说,每110万年,一半的DNA就会消失。 研究人员表示,宇宙射线是罪魁祸首,并认为DNA或任何其他复杂的有机分子在辐射水平远高于地球的太空中都很难长期存活。 Falkowski告诉太空网:“这颗行星表面的辐射通量是太空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因此,当你进入一个没有磁场保护你免受宇宙背景辐射的情况时,对DNA的损伤程度会非常高。” Falkowski的团队估计,DNA在太空中只能存活几十万年,基本上排除了彗星对生命的星际授粉,以及生命在太空中存活很长时间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