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热气模拟生命 |
|
新的计算机模拟显示,星际尘埃的带电斑点组织成类似DNA的双螺旋,并显示出通常归因于生命系统的特性,如进化和繁殖。 但科学家们不愿将跳舞的尘埃粒子称为“活着的”,而是说它们只是定义生命有多难的又一个例子。 等离子体寿命 8月14日出版的《新物理学杂志》详细介绍了这一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显示了微观尘埃粒子被注入等离子体时会发生什么。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与固体、液体和气体并列。虽然大多数人不熟悉等离子体,但等离子体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相。它无处不在:恒星是发光的等离子体球,弥漫的等离子体弥漫在恒星之间的空间中。当气体变得如此热,以至于电子从原子核中剥离,留下一团带电粒子时,就会形成等离子体。 过去对地球的研究表明,如果将足够多的粒子注入低温等离子体,它们就会自发地组织成晶体状结构。 新的计算机模拟表明,在无重力的太空环境中,等离子体粒子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线状细丝,然后扭曲成螺旋状。螺旋链类似于DNA,它们本身带有电荷并相互吸引。 计算机模拟的等离子体粒子也可以分裂形成原始结构的两个副本,甚至“进化”成更稳定的结构,更好地在等离子体中生存。 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小组成员V.N.Tsytovich说:“这些复杂的自组织等离子体结构表现出了所有必要的特性,使其有资格成为无机生命物质的候选者。” 它还活着吗 尽管如此,Tsytovich的同事兼研究小组成员,德国加兴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Gregor Morfill,对是否让等离子体粒子活着犹豫不决。 Morfill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也许这是一个教养问题。”“我不太愿意称之为生命。我们发表这篇论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想暗示生命可以演变成生命,而是因为我们想再次开始讨论……我们对生命的确切含义。” 加州山景城SETI研究所的资深天文学家Seth Shostak也谨慎地认为这些粒子是有生命的。“事实是,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什么是‘生活’,”肖斯塔克告诉太空网。 肖斯塔克指出,虽然大多数高中生物教科书都将代谢和繁殖能力作为生命的要求,但人们很容易想到违反这些规则的事情。例如,火可以繁殖和代谢,但大多数人不会说它是活着的;骡子显然还活着,却不能繁殖。 肖斯塔克补充道:“我们仍然会偶然发现活着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些复杂分子在活着和仅仅反应之间处于一个永远不会发生的境地。” 肖斯塔克说,如果这些粒子被认为是有生命的,这将完全推翻另一种关于生命的普遍假设。 他说:“我们一直认为生命是一种行星现象。只有在行星上,你才会拥有生命化学所必需的液体。”“所以,如果你能在恒星的高温气体中,或者在恒星之间弥漫的高温星际气体中有生命,那么,这不仅是‘我们不知道的生命’,而且可能是最常见的生命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