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附近发现太空“海啸” |
|
![]() 地球磁场被太阳风扭曲成一个液滴状的磁泡,称为磁层。在夜晚,地球的磁场被拉伸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磁尾,很像彗星的尾巴。蓝色的空腔代表磁层。红色区域表示磁层内存在大量带电粒子和强电流的区域。四颗星团卫星在磁尾遇到了一个气流反向区域。 新的卫星数据正在为太空“海啸”提供见解,这些海啸扰乱了北极光,导致天空中的极光舞蹈。 通常在高纬度地区,极光在天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光幕,由太阳风携带的高能粒子引起,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 傍晚时分,极光经常形成一条静止的绿色弧线,东西向穿过天空。五颜六色的极光形式是由地球磁层中被称为“亚暴”或太空海啸的扰动产生的,磁层是太阳风扭曲地球磁场时产生的液滴状磁泡。 这些模拟物通常持续一到两个小时,是分布在62000到93000英里之间的三维物理现象。 使用一艘科学航天器了解如此复杂的物理过程,就像试图用一个海洋浮标预测海啸的行为一样,这就需要同时使用几个卫星,如星团。 目前,有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模型描述了这些空间海啸,即“当前破坏”模型和“近地中性线模型”。科学家们利用集群航天器的数据证实,一些亚暴的行为与当前破坏模型一致。 研究一个亚暴的一个阶段有助于确定哪个模型适用。例如,在亚暴发展的后期,极光扰动向两极移动,这表明极光和亚暴的能量来源远离地球。 先前的卫星观测发现,在这一晚期,磁层尾部的等离子体或高温气体流表现出反向间接性。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流动逆转区是发生磁重联的地方,磁场的能量在这里转化为粒子能量(耗散效应),导致高速等离子体流冲向地球,就像太空海啸一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海鞘学家Tony Lui分析了穿过磁尾中等离子体反向流动区域时测量到的星团卫星数据。由于星团能够同时进行多点测量,科学家们能够从数学上描述那里的一些能量运动,而这些能量运动以前从未被估计用于这样的流动逆转区域。 通过比较磁层中电流和电场的方向,可以理解流动逆转是散射效应(磁场能量转换为粒子能量)还是发电机效应(粒子能量转换为磁场能量)。星团的科学家们观察到,与流动逆转相关的特征实际上非常复杂,包括本地化站点中的两种影响。 这一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湍流破坏了局部电流。“我们观察到的特征与当前的破坏模型一致,”Lui说,“然而,尚不清楚这些发现的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