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云吞噬了泰坦的北极 |
|
![]() 这张合成图像显示了在一次旨在观测月球边缘的泰坦飞越中,在90000公里(54000英里)处拍摄的云层。云层一直延伸到北纬60度。 科学家们表示,去年在土星的卫星泰坦上发现的一团巨大的云,其大小只有毗邻的美国的一半,可能是去年在那里发现的湖泊被填满的原因。 法国南特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员Christophe Sotin说:“这个云系统可能是全球有机物形成及其与地表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2006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号宇宙飞船拍摄到了这片直径约1500英里(2400公里)的云层,吞噬了泰坦的整个北极。直到最近,当月亮上的冬天变成春天时,它才从阴影中显现出来。 与主要含有水蒸气的地球云不同,泰坦云被认为由乙烷、甲烷和其他有机物组成。 科学家们曾预测过这样一个云系统的存在,但以前从未对其进行过如此详细的成像。 卡西尼号去年夏天在泰坦的北极发现了部分被填满的湖泊。科学家们推测,甲烷降雨到月球表面形成湖泊,然后蒸发形成云,这就是他们所说的“甲烷地质循环”。这一新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 地面观测显示,泰坦云系随季节而来也随季节而去。土星卫星上的一个季节大约相当于七个地球年。科学家推测,这种云活动可能持续25地球年之久,然后在四到五年内几乎消失,然后再出现25年。 在2007年1月13日的一次飞越中,两周后,去年12月观测到的同一个云系统仍然存在。科学家们预计,新发现的云层将持续数年,随着季节的变化,可能会转移到泰坦的南极。 同样来自南特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员Stephane Le Mouelic说:“今年还会有16次飞越,我们应该有机会监测这个云系统随时间的演变。” |